「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讀書心得:意義治療法讓人生有意義
2020 Jun 28 書影評論 Vision維觀點
先總統蔣公曾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這是早年大夥寫八股作文時很愛用的一句話,但到底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呢?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就是有趣在這裡,因為一般生物只會在殘酷環境中求生存,只有人才會思考「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這樣哲學的問題。
這本「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是透過類小說的方式試圖讓讀者的我們有機會透過維克多・弗蘭克( Viktor Emil Frankl)的弗蘭克心理學來明白「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維克多・弗蘭克是一位心理學家,也是納粹集中營中生還的倖存者,更是「活出意義來」這本暢銷書作者。弗蘭克提倡自己獨創的心理學理論「意義治療法( Logotherapy )」,拯救無數為「生存意義」而苦惱的人。他的理論被稱為「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而第一學派是近代精神分析的開山始祖佛洛伊德,第二學派則是開創個體心理學的阿德勒。阿德勒因其著作(被討厭的勇氣)而廣受喜愛,我想應該有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字。這三位都是在心理學領域名留青史的偉人。
1.「過去現在未來」點線面的意義治療法
從過去照射過來的光線,不僅會照到現在,也會照進未來,照亮你所走過的人生。因此從過去可以掌握現在,從現在又可以看出未來。也就是說即使看似你在生命歷程中做了很多繞繞彎彎的圈或是你以為最終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其實那都是你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豐富收穫,也就是說能夠愛過去的人,才能被未來所愛。2.追求意義的意志,人類窮盡一生都在追尋「活出生命的意義」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我想這也是為何人總想要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會存在的。
人生中,多的是無法按照自己意志來選擇的事情呀,就像我們的出生終究不是郭台銘或是比爾蓋茲還是巴菲特家裡。
雖然人類無法改變自己的宿命,但卻可以在接受宿命的情況下改變命運,也就是書中提到的『創造價值』,『體驗價值』及『態度價值』。
換句話說就是雖然當下我們不知道人生幾何,但這就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也就是潛沉蟄伏,只是在這過程中不是消極的不動而是要不斷的行動,重要的並不是你的工作有多偉大,而是你面對工作時是否有盡全力?透過生命不斷的積累,厚積勃發。也就是說,即使失敗了也有其意義。只要這樣想,就不會覺得挫折,可以繼續行動下去,身處逆境時也能夠更加茁壯。這種尋求意義的心念, 就是書中所稱的『追求意義的意志』。
3.Viktor Frankl名言:人類是不斷被人生提出疑問的存在
成功的本質是『有意義的人生』。但每個人對於意義的解讀大不相同,像佛家說成就佛道,基督教說回到天父的家,而弗蘭克也提到超越自我。其實殊途同歸,就是在過程中不是以自己為中心,而是拋開了自我,單純地為了他人盡心盡力,也就是所謂的放下傲慢自以為是中心的自己。
畢竟人生會把你投過來的東西,重新投回到你的身上,何不試著與自己和解,也與別人和解,最後與這個世界和解?
沒有必要追問活著有沒有意義,我們才是那個被提出疑問的對象,只需要專心回答問題就好。在回答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活著的意義。生命絕對充滿了意義。套句甘迺迪的話就是「不要問人生可以為你做什麼,你應該要問自己可以為你的人生做什麼?」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過著僅此一次的人生。這樣的唯一性和一次性讓人們不斷追尋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畢竟當人類發現自己的人生意義與使命時,精神便能進一步獲得提升,發揮強韌的本質,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都能忍耐。
但生命的解答需要你自己不斷在生活中的暴擊去體驗。
不論我們現在的人生是過得順利還是充滿疲憊,或許翻開這本「就算人生事與願違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正巧就是能夠幫助你我的那一本書呢!讓我們透過書中故事來完成假想中的心理諮詢吧。